跟彌陀信仰有關的《無量壽如來會》、講佛性的《勝鬘夫人會》和載菩薩懺悔文的《優波離會》,是大寶積經中常被誦讀的部份。 目次 [編輯] 序號 經名 譯者 別譯本 1 三律儀會 唐.菩提流志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廣三戒經》 2 無邊莊嚴會 3 密跡金剛
大寶積經卷第九十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優波離會第二十四 [0514b14] 如是我聞: [0514b1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摩訶薩 五十萬人。爾時世尊如龍象王顧視觀察,告 諸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
又《大寶積經‧優波離會》載,佛說若有 眾生成就五無間罪, 應當於三十五佛前殷重懺悔。綜合以上二經所說,遂有八十八佛洪名寶懺流 通於世。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愍眾生 大喜大捨濟含識 相好光明以自嚴 眾等至心歸命禮 一拜
12/7/2016 · 「三十五佛」 指常住十方一切世界的三十五佛。《決定毗尼經》說犯了五無間業的人,應在三十五佛之前至心懺悔。 關於對三十五佛之崇拜,《三十五佛名禮懺文》〈後記〉載稱,古印度的大乘修行者,常於六時禮懺三十五佛;至今漢地與西藏的修行者
爾時優波離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優波離。此經名為決定毘尼。亦名摧滅心識。汝應受持。佛說此經已。尊者優波離。諸比丘眾。文殊師利。并諸菩薩摩訶薩。及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大寶積經卷
旃檀功德佛,是佛經《大寶積經》卷九十〈優波離會〉以及《決定毗尼經》所載的三十五佛之一。為《三十五佛名禮懺文》,《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所列。在三十五佛中,位于佛陀的西北方,其身藍色,右手觸地印,左手定印,持誦此佛名號的功德,能消
3,0310 11 大寶積經 (120卷) 唐 菩提流志譯並合 (卷第九十,優波離會第二十四) 《寶積經》版本優波離會 第二十四 復次捨利弗。若有菩薩犯波羅夷者。應對清淨十比丘前以質直心殷重忏悔。犯僧殘者。對五淨僧殷重忏悔。若為女人染心所觸。及因相顧而
· PDF 檔案
略談《大寶積經》 /高明道 傳統的佛教契經往往不是單行流通的,而是編集成套的。這些叢書當中,在目前 臺灣佛教的巨變環境,大家最熟悉的——起碼對其名稱來說——可能就是「四部 阿含」或「五部尼柯耶
大寶積經卷第九十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優波離會第二十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摩訶薩 五十萬人。爾時世尊如龍象王顧視觀察,告 諸菩薩摩訶薩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據《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所說,如果有人聽聞、讚歎、稱念,恭敬禮拜五十三佛洪名,生生世世不墮惡道,常值十方諸佛,除滅四重五逆諸罪。又《大寶積經‧優波離會》載,佛說若有眾生成就五無間罪,應當於三十五佛前殷重懺悔。
下為釋迦牟尼佛等「三十五佛」,《大寶積經·優波離會》(《決定毘尼經》)說:「若諸菩薩成就五無間罪,犯波羅夷、或犯僧殘戒、犯塔、犯僧,及犯餘罪,菩薩應當於三十五佛前晝夜獨處殷重懺悔。」 參考
3,0310 11 大寶積經 (120卷) 唐 菩提流志譯並合 (卷第九十,優波離會第二十四) 《寶積經》版本優波離會 第二十四 復次捨利弗。若有菩薩犯波羅夷者。應對清淨十比丘前以質直心殷重忏悔。犯僧殘者。對五淨僧殷重忏悔。若為女人染心所觸。及因相顧而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據《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所說,如果有人聽聞、讚歎、稱念,恭敬禮拜五十三 佛洪名,生生世世不墮惡道,常值十方諸佛,除滅四重五逆諸罪。又 《大寶積經? 優波離會》載,佛說若有眾生成尌五無間罪,應當於三十五佛前殷重懺悔。
三十五佛,出自佛典《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大寶積經優波離會第二十四》和《佛說決定毗尼經》。三十五佛懺悔文即禮拜常住十方一切世界的三十五佛的一種修行法門,此法門集禮敬諸佛,懺悔業障,功德回向於一體,古印度的大乘修行者,每
予少喜讀老莊、苦不解義。惟所領會處、想見其精神命脈、故略得離言之旨。及搜諸家註釋則多以己意為文、若與之角、則義愈晦。及熟玩莊語、則於老恍有得焉。因謂註乃人人之老莊、非老莊之老莊也。以老文簡古而旨幽玄、則莊實為之註疏。
又《大寶積經 ‧ 優波離會》載: 佛說若有眾生成就五無間罪, 應當於三十五佛前殷重懺悔。 綜合以上二經所說,遂有八十八佛洪名寶懺流通於世。 八十八佛頂禮大懺悔法要及功德釋意 下禮誦五十三佛名功德釋義: 出自佛說觀藥王藥上菩薩經:
大寶積經(十三)佛為阿難說處胎會(卷55) 1卷 大寶積經(二 )無盡伏藏會(卷83-84) 2卷 大寶積經(二一)授幻師跋陀羅記會(卷85) 1卷 大寶積經(二二)大神變會(卷86-87) 2卷 大寶積經(二四)優波離會(卷90) 1卷 大寶積經(二五)發勝志樂會(卷91-92) 2卷 大寶積經(二七)善順
· PDF 檔案
P. 2 大寶積經述 唐朝議郎行河南府告成縣主簿徐鍔撰 夫日月出矣。而輝耀十方。時雨降矣。而澡漉萬物。況我身常樂。湛虛空之相。妙覺圓明。融心行之本。唯曒唯昧。不生不滅者哉。是以闢無學之地。聿修迦
日期:2012/05/05 喇 嘛 網 三十五佛是指在常住十方一切世界的三十五佛。 據《大寶積經》卷九十《優波離會》及《決定毗尼經》所記載,三十五佛即:1.釋迦牟尼佛;2.金剛不壞佛;3.寶光佛;4.龍尊王佛;5.精進軍佛;6.精進喜佛;7.寶火佛;8.寶月光佛;9
大寶積經并序 大唐太上皇製 朕聞:天之為大也高,上下之容可紀,地之為大也廣,縱橫之數可推,則知無去無來、不生不滅。拯沈淪於沙劫、救焚灼於塵區,毒龍懼其威光、醉象憚其神力,其大則包於宇宙,其
大寶積經并序 大唐太上皇製 朕聞:天之為大也高,上下之容可紀,地之為大也廣,縱橫之數可推,則知無去無來、不生不滅。拯沈淪於沙劫、救焚灼於塵區,毒龍懼其威光、醉象憚其神力,其大則包於宇宙,其
《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又稱《寶積經》。一二 卷。唐代菩提流志等譯。是集錄諸經編纂而成者。為五大部之一。內容主要敘說菩薩修行法及授記成佛等。 寶積,是“積集法寶”的意思。以其為大乘深妙之法,稱之為“寶”;聚集無量法門,稱之為
《大寶積經 優波離會 》中雲:“月光菩薩曰。我能堪任與諸眾生畢竟安樂。日光菩薩曰。我能堪任於諸眾生未純熟者令得成熟。”相傳藥師如來與日光、月光菩薩本為父子,久遠劫前曾於電光如來法運中勤修梵行,受電光如來咐囑分別改名為醫王與日照
· PDF 檔案
《大寶積經.富樓那會》節錄 七四 《大寶積經.優波離會》節錄 八三 《大菩薩藏經.羼底波羅蜜多品》 八五 《月燈三昧經》節錄 一 二 《大般涅槃經.梵行品》節錄 一 三 《大方等大集經.月藏分》節錄 一 五 《華手經》節錄 一 八 《寶雨經》節錄 一 九
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圖本 《三十五佛名禮懺文》出自大寶積經卷第九十‧優波離會第二十四,是顯、密佛法都非常重視的實修法門;它具有懺悔業障、隨喜功德、善根迴向這三種功德,所以又稱為《三聚經》、《菩
大寶積經彌勒菩薩所問會第四十二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波羅奈國施鹿林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一切皆為眾所知識。其名曰:阿若憍陳如、摩訶迦葉、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舍利弗、大目揵連、阿難、羅睺羅等,而為上首。
用功德華造句和”功德華”的例句: 1. 定拂羅尊者,即弗若多羅(功德華)。 2. ?在夜摩天的寶莊嚴殿,會中演說佛升夜摩天宮、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功德華聚菩薩十行、菩薩十無盡藏等四品。 點擊查看更多功德華的
「三十五佛」 指常住十方一切世界的三十五佛。《決定毗尼經》說犯了五無間業的人,應在三十五佛之前至心懺悔。 據《大寶積經》卷九十〈優波離會〉及《決定毗尼經》所載,三十五佛即∶(1)釋迦牟尼佛,(2)金剛不壞佛,(3)寶光佛,(4)龍尊
【宗旨】 據《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所說,如果有人聽聞、讚嘆、稱念,恭敬禮拜五十三佛洪名,生生世世不墮惡道,常值十方諸佛,除滅四重五逆諸罪。又《大寶積經‧優波離會》載,佛說若有眾生成就五無間罪,應當於三十五佛前殷重懺悔。
據《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所說,如果有人聽聞、讚歎、稱念,恭敬禮拜三十五佛洪名,生生世世不墮惡道,常值十方諸佛,除滅四重五逆諸罪。又《大寶積經:優波離會》載,佛說若有眾生成就 五無間罪,應當於三十五佛前殷重懺悔。綜合以上二經所說,並輔以
《聖三蘊經》本寺藏譯中版,三十五佛名號沿用菩提流志所譯《大寶積經‧優波離會》。此經漢傳最早譯本見於西?‧燉煌三藏竺法護(公元239-316)譯《佛說決定毗尼經》(《大正藏》No.325)。後起之唐‧菩提流志(公元572-727)譯《大寶積經‧優波離會
補充: 經論對讀 《大寶積經》三十五佛懺 : CBETA T12, No. 326 :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一卷(出烏波離所問經) :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 : 司空諡大鑒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
《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之聲聞眾標點 iamzero – 二, 2019/10/01 – 19:09 之前曾經研究過《無量壽經》中與會聲聞眾的問題,對照過五種譯本的譯名及其梵文名號,彼時即發現《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中的聲聞眾的標點有些混亂,及至今日似乎還是如此:
(c) Kanseki Repository. 作成されたコンテンツは CC BY SA のライセンスで提供する。
所謂彌戾車,大寶積經優波離會云:「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應墮地獄、餓鬼、畜生,諸餘惡趣、邊地下賤,及篾戾車,如是等處。」大毘婆沙論云:「由處故者,謂生達絮、篾戾車中,諸有情類,其性愚鄙,多造惡業。
《聖三蘊經》本寺藏譯中版,三十五佛名號沿用菩提流志所譯《大寶積經‧優波離會》。此經漢傳最早譯本見於西晋‧燉煌三藏竺法護(公元239-316)譯《佛說決定毗尼經》(《大正藏》No.325)。
又《大寶積經‧優波離會》載,佛說若有眾生成就五無間罪,應當於三十五佛前殷重懺悔。綜合以上二經所說,遂有八十八佛洪名寶懺流通於世。 逢每月第三個星期日 時間:早上10時正 【年度法會】新春禮千佛法會 日期:大年初一至初三 時間:下午2:00
禮拜 《 八十八佛洪名寶懺 》 共修 懺悔者,罪滅河沙; 禮念者,福增無量。 八十八佛是五十三佛與三十五佛的合稱。五十三佛出自《 佛說 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三十五佛出自《大寶積經》 〈 優波離會 〉。為什麼要禮拜八十八佛?
而三十五佛出自《大寶積經》優波離會。經文提到:修行的菩薩如果因瞋、痴而破大戒,犯波羅夷根本極惡之罪,犯僧殘重罪,犯五無間罪,破壞塔寺,犯僧法及犯餘罪,應當在三十五佛前,早晚獨處,殷重懺
《大寶積經優波離會 》中云:“月光菩薩曰。我能堪任與諸眾生畢竟安樂。日光菩薩曰。我能堪任於諸眾生未純熟者令得成熟。”相傳藥師如來與日光、月光菩薩本為父子,久遠劫前曾於電光如來法運中勤修梵行,受電光如來咐囑分別改名為醫王與日照